来源:中国陆军网
作者:魏小军、郑凯文、于乃祥
编辑:黄人杰、孙继伟
相聚马兰
前言
一个诞生于“辛亥革命”的风雨前夜,一个应运在“抗美援朝”的连天烽火。一个以沧桑百年的水木清风,哺育出治学兴邦的耀世英才;一个以红色熔炉的电光石火,锤炼成强军安民的降魔神兵;同声契志,交由一心;相得并进,谊固情深。难忘三十年前那个如火如荼的夏天,来自清华的莘莘学子,跨入了石鹰脚下的防化学院校门,由此成就了一段军地学府的鱼水传奇,谱写出一曲共育强国英才的铿锵旋律……
刻苦研算
1月15日晚,防化学院全体教职员工齐聚礼堂,共同观看了清华大学师生原创话剧《马兰花开》的专场演出。
顽强拼搏
《马兰花开》生动展现了“两弹元勋”邓稼先波澜壮阔的一生。在近100分钟的时间内,把观众带回到中国核武器诞生的宏大历史背景下,情感真挚的表演引发观众共鸣,大家都为老一辈科学家以身许国、不求回报的赤子之心感动,全场响起一阵又一阵热烈的掌声。该部话剧由清华大学出品,是以清华师生为主策划创作的现代原创校园剧作,全部演员为在校师生。
终获成功
据悉,此次专场演出是防化学院与清华大学开展军民共建活动30周年系列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该话剧在陆军进行的首场表演。此外,两校还多次开展足球友谊赛、国防教育专题电影等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的纪念活动。
保守秘密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百年灵韵育华夏栋梁;精诚报国,致力和平,万丈豪情塑降魔神兵。自1987年以来,防化学院和清华大学携手共建已经30年。30年来,经两校历届党委、领导和广大师生、官兵的共同努力,共建活动已经成为两校互相学习、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有效载体,成为两校在新时期继承和发扬双拥传统、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重要实践。
不畏艰险
防化学院连续20年派出官兵赴清华大学执行本科生军训任务,累计为清华大学军训学生6万多人;两校联合申报了“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多个军地科研项目,合作研究的公安部“709”反恐科技专项样机,广泛应用于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重大活动安保处置中;共同获得2015年中国产学研创新成果二等奖一项,共同承担2016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共同申请专利4项,正在合作申报2017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国家技术发明奖。
1987年,两校签订共建协议
两校先后被评为“首都军民共建先进单位”“首都军民共建标兵单位”。近年来,着眼“深度融合、共促发展”的目标,防化学院和清华大学不断充实共建内容、丰富共建形式、拓展共建领域,加大在联合培养人才、科研学术攻关等多方面合作交流。
从严从难军训
两校学子也在30年共建历程中结下深厚友谊。下面,来看看清华学子是怎么评价军训生活和来自防化学院的教官的吧——
军训的确很苦,但幸运的是,我们遇到了一群负责任又活泼的来自防化学院的教官们。他们纪律严明,作风过硬,给我们做了积极优秀的表率,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他们又活泼可爱,在休息时间与我们打成一片,感觉就是交了几个大几岁的朋友。教官,谢谢你们,也谢谢防化学院。
汪荣鑫,机械学院16级学生
时光荏苒,进入大学后的第一个学期眨眼间就已经结束了,在这一学期中我学到了许多新东西,然而最令我受益匪浅的还是来到清华的第一课----军训。在似火的骄阳下,在狂躁的烈风中,防化学院的教官们陪伴着我们一起挥汗如雨,以军人独有的风采给我们上了这特殊的一课,教会我们肩扛责任,教会我们严于律己。经过军训的磨练,打磨了我们的意志,锤炼了我们的学风,衷心祝愿两校共建的友谊之花愈加灿烂!
曾昊,机械学院16级学生
防化学院专家赴清华实验室参观
回望军训,它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身体素质的提高,更是意志的磨练和良好习惯的养成,它带给我们的是坚持,是勇气,是独立,是坚强。防化学院的教官们留给我们的不只有训练场上不畏烈日的铁汉背影,也有月下谈心的柔情一面。清华与防化学院共建这三十年,留下的是不仅仅是简单的军训回忆,留下的更是教官与学生们三十年的友谊,希望这友谊不灭,军训精神永存。
曾泽华,机械学院16级学生
军训,最苦最累却是最快乐的时光。三周时间,让我领略到了军人的风采,让我感受到了军人的精神。汗如雨下,却一动不动,这是教官们的言传身教;烈日炎炎,却挺立军姿,这是教官们的精神风范。严格要求,遵从命令,军训给了我们最深刻的回忆,最严谨的作风,让我们终身受益。
王志娜,女,机械学院16级学生
呼小平院长陪同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史宗恺慰问国防生军政强化训练教官
二十一天的交集,带来的是大学四年里难忘的记忆。
我们不会忘记教官们的严厉,在烈日炎炎下与我们一同站军姿、走正步、练队形,耐心的教授我们技能;也不会忘记教官们的亲切,训练间隙和我们一起唱歌、聊天,在晚会上展现出你们的多才多艺。
感谢你们,让我们更深刻的理解了责任与担当,更让我们感受到了共和国的希望和力量。
最后一天,我们红着眼眶相互挥手,我相信,那不是告别,因为我们永远不说再见。
刘世隆,机械学院16级学生
防化学院是我国防化专业军事人才培养的摇篮,也是世界顶级的专业学院。在军训期间,来自防化学院的教官们认真负责,本着军人专业的态度训练我们进行训练,在训练场上,他们响亮的口号是我们坚持的动力,他们认真的态度是我们努力的方向。非常感激每一位军训教官的付出,在大学接下来的学习中,当我感到疲惫想放弃时,还是会不时地想起军训时教官们交给我坚持不懈的品质和战斗到底的毅力。这股劲一直鼓励着我努力向前。虽然我们专业不同,但是我们的目标一致。你们在用青春守护祖国,我们在用知识建设祖国。我想,这也是防化学院和清华大学能够友谊长存的原因之一吧。我时常想起一句话,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特别想感谢每一位军训教官,每一位中国军人,没有你们的坚守,就没有现在的安宁。向每一位中国军人,致敬!
温晨阳,女,机械学院14级学生
刘国胜政委检阅清华军训学生方队
为期二十天的军训让我对军人的精魂有了更深的认识,也让我看到了防化学院的精彩与特别。在我眼里,防化学院是个富有魅力有带着些许庄严的学院。虽然只有一面之缘,幸运的我能够和大家一起去防化学院感受打靶的滋味,也就是那一次,她的庄严肃穆就留在了我的脑海之中。军训期间,艰苦与欢乐并存,教官似乎都有着严格和亲切的双重性格,让我们体验过烈日炎炎下军姿的难耐,也让我们记住了紫操夜晚的笑语欢声。还记得最后一天教官临走时的难舍,很多同学包括我自己都没能忍住流下不舍的泪水。教官们的坚毅品格和刚强意志深深刻在了我们心里,相信我们能带着这份精神走好接下来的每一步,像在军训期间一样,不畏惧任何困难,有什么可怕?就是干!
李志伟,机械学院14级学生
往事堪书,锦程正长。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聚力推动两校在全要素、高层次、多领域深度发展,达到军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目标,进一步提高办学育人水平,努力为“中国梦”“强军梦”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和科技支撑。(邓溪萌、张子岭、张 帆 摄)
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