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张美瀚,男,汉族,2001年生,2020年考入清华大学新雅书院,清华大学国旗仪仗队第27届队员,于2021年3月被批准应征入伍,为清华大学新雅书院自2016年招生以来第一位参军入伍的学生。
张美瀚
一、参军初心始萌芽
2020年8月,暑气未消之际,张美瀚在家中收到了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其中附带一张大学生征兵宣传单:参军报国,无上光荣。这句话轻轻拨动了他的心弦,从此心中便浅浅地埋下一粒种子,静待发芽。进了大学之后,每日便是波澜不惊但又勤奋努力的学习,有一天,这样的平静生活忽然被一张征兵海报所打破,那是手握钢枪、满脸油彩的铁血军人,让埋在心中的那粒种子悄然生根,深深扎根在他的心里。
图|张美瀚与同学们在清华园
张美瀚从一开始就知道当兵很苦很累,他曾尝试过无视那抹绿油彩,但是却找不到哪怕一条理由。虽然父母一开始并不理解,也不赞同,但是他无法说服他自己。他的心里在发问:为什么是另一群同龄人——甚至比我还小——来保护我们,而我们只是在安静的校园里默默而视?他的心里找不到答案。作为一名清华大学生,也许有更多、更好的方式去报答祖国,不一定要自己端起钢枪,但当戎马驰骋的热血梦想又被唤醒时,那参军报国的小小种子便不可阻抑地破土发芽,蓬勃生长。于是,他报名了;于是,他入伍了。
二、苍碧军装寄情怀
张美瀚回忆说,在短暂的不到一年的大学时光中,最大的遗憾是没有参加军训(因为疫情,本届学生军训时间延后),但最大的幸运是在这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与清华大学国旗仪仗队结下了不解之缘。
图|张美瀚在国旗仪仗队训练
《军事理论》课上,张美瀚总是坐在第一排,因而当国旗仪仗队前来招新时,张美瀚被仪仗队员笔挺的身姿、锃亮的军装所震撼,金黄色的斜阳透过窗户照了进来,他们仿佛天边的战神那般凛然不可侵犯。张美瀚说他当时清楚地观察到正对着他的那位队员身体在军装下轻微颤动着,那是站军姿时全身用力绷紧的状态。就在那是,他忽然意识到,那神圣军装下的仪仗队员们也是和他一样的普通学生。于是,他心动了,于是,他加入了清华大学学生国旗仪仗队。此后半年时间里,每逢一三五的晚上,当别人已在宿舍酣然入睡时,他还在操场训练队列动作;每逢周一清晨太阳还未升起时,他已在主楼前守护国旗升起。半年寒暑,他通过一次次考核和筛选,终于如愿穿上了军礼服,在国旗下庄严宣誓:“我志愿加入清华大学国旗仪仗队……”
图|张美瀚在国旗仪仗队训练
张美瀚说:“军训应该教我的,仪仗队教给了我;军训教不了我的,仪仗队潜移默化中影响了我。” 他渐渐明白,军装下的不是颤动的激情,而是平淡的坚守;他渐渐明白,军装一旦披上,肩上的不仅是光荣,更是责任与担当。张美瀚心中的那株小树,如今已褪去热血的青涩,涂上了厚重的苍碧。
图|入伍前张美瀚写给清华大学国旗仪仗队的一封信
三、大学之道在明德
张美瀚所在的新雅书院是2014年清华大学为探索本科教育改革创新而特设的“住宿制文理书院”,以“古今贯通、中西融汇、文理渗透”为宗旨,以“欲求超胜,必先会通”为导向,培养志向远大、文理兼修、能力突出、开拓创新的精英人才。新雅书院的学生有一门必修课,叫“大学之道”。在这门课中,学生们将感受、讨论和领会何为大学,何谓大学教育,同时去探索去选择自己的大学之道。
“文理相长,通专结合”是新雅人所追求的目标,这也是张美瀚所认同的大学教育:在“通达”的过程中培养出一个更健全的人。对他而言,仅有“文化”仍嫌不够,更应有“武德”——到更广袤的祖国大地去,用身体力行的方式去感受、去践行自己的大学之道,这才是真正的完全!这也是他在仪仗队里所感触到的——也将在军旅中继续寻找的——大学之道的另一部分。
文理兼修,文武双全。提笔生华章,上马靖边疆,不亦快哉!
图|新雅书院同学送别张美瀚
四、虽千万里吾往矣
从新雅到仪仗队,从仪仗队到部队,既是大学之道,又是军旅之梦。去便去了,吾往矣。紧接着下一个问题便是:我要去哪里呢?去西藏。张美瀚说,好的地方总是有人去,他便不去了。坏的地方总是少人来,他便来了。老师、家长、同学总是问他为什么去西藏,他总是说:“只是那里少人去,我便去了而已。”
张美瀚总是对征兵宣讲会上老师所说的一句话念念不忘:“祖国不负清华,清华亦不负祖国。”参军报国既是对理想信念的淬炼,也是一名普通清华学子的历史责任。
临行前张美瀚写下自己的人生誓言:
我甘愿扎根无人问津的边疆,甘愿坐事业学业上的冷板凳——只要祖国有需要,我义不容辞;
在祖国最需要而又冷清的地方当一颗螺丝钉,把自己最热血青春的年华洒在祖国的热土上,这就是新时代清华学子的别样风采。
图|张美瀚在送兵大会上的合影
撰稿:张美瀚
图片来源:张美瀚
背景链接
我校自2005年开始征召义务兵以来,截至2021年春季共有244名同学入伍,覆盖32个院系。退伍返校184名同学,37人立功,其中1人立一等功,4人立二等功,32人立三等功。1人提干、46人在部队加入中国共产党,另有39人入伍前已经入党,1人获得专利(95式自动步枪子弹管理系统),2人参加九三大阅兵,4人参加朱日和阅兵。他们的优秀事迹被解放军报、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多次报道,在部队和地方产生了广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