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新法9班作为面向舆论战、法律战、心理战的军事“三战”需求而培养的第三届文科国防生,来到了清华园。18名同学精诚团结,拼搏奋进,用三年多的时间锻造出了一个理想信念坚定、作风学风纯正、军政素质过硬、感情温馨融洽的优秀国防班集体。
这个班是清华大学先进班集体,也是北京市先进班集体,涌现出了清华大学特等奖学金,涌现了北京市三好学生,也涌现出了清华大学自强之星和清华大学优秀国防生。它的党支部是清华大学创先争优先进党支部,它的团支部是院系优秀团支部。这个班级入学近四年来,始终特别能吃苦,始终特别能战斗,始终特别能奉献,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凝聚力量,扎实奋进,用实际行动将自己锻造成为清华园这所全国最高学府中最优秀的国防生和最优秀的班集体。
以党建带班建,铸牢思想核心
新法9班入学时,全班18人只有1名新生党员,党建基础比较薄弱。大二时,在学院的支持下党支部建在班上,并开始积极稳妥地开展组织发展工作,逐步壮大党员队伍。大一期末,全班积极分子比例已经达到100%,之后的每个学期党支部都召开1-2次党员发展会,认真完成各种发展材料,党员比例逐年提高,大二下学期达到39%,大三结束时已经达到89%,目前党员比例已达100%,成为新闻学院建院以来首个党员比例达到100%的班级。
随着党支部的力量日益增强,党建工作逐渐成为新法9班集体建设的核心引擎。党支部在学习生活中不断创先争优,引领支撑着班级各项工作和全体同学的全面发展。
组织生活是党支部开展日常工作的主要抓手。新法9党支部每学期都开展6-8次组织生活,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包括理论学习、社会实践、观影交流、读书研讨、外出参观等。党支部依据国防生特色,着力将思想建设尤其是军魂意识的培养融进班级日常活动之中,先后利用赴防化学院、延安、南京等地开展军政训练与政工夏令营等契机,在杨家岭、枣园、四八烈士陵园、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等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及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探讨活动,引导同学投身基层、献身国防。
三年来,新法9党支部共撰写各类学习心得体会400余篇,人均约22篇。党支部坚持在每个假期开展“深根计划”社会实践,同学们利用返乡回家的机会,调研家乡的土地流转政策,调查农村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先后撰写了多篇调研报告,获得了清华大学本科生特色党建活动等荣誉。
在就业选择中,党员同学发挥了积极的模范带头作用。超过80%的同学志愿通过直接就业或军校深造后就业的形式,奔赴部队基层工作。今年毕业直接就业的7名同学中,分别前往新疆马兰基地、海军东海舰队、南海舰队、第二十六集团军陆、福建某基地等一线作战部队指挥岗位就业。肖瑞同学和鲁红杰同学,主动放弃到西安政治学院读研和到总参56所工作的机会,自愿到海军基层连队就业。冯旭同学主动要求到装甲六师当兵锻炼,并最终选择了新疆马兰基地作为军旅生涯的开端。
在去年5月的全校党支部评议中,新法9党支部的评议成绩名列全院本科生党支部第一,被学院党委分类定级为“先进党支部”。在上学年的全校党建评优中,新法9党支部被评为“清华大学创先争优先进党支部”。2012年12月,新法9班获评校“先进班集体”称号;2013年3月,新法9获得北京市“先进班集体”称号。
以制度促成效,抓好学风建设
新法9班一直注重学风建设,在实际工作中摸索出了自己的一套方法。
三年来,新法9班的整体学习成绩的变化,可以用“稳步崛起”来形容。大一第一学期,全班有4人5门次不及格,经过辅导员和全班同学的共同努力,大一第二学期无人不及格,大二上学期曾经挂科的同学全部补修通过,成绩均在85分以上。为了巩固学风,新法9班制定了以作风和学风为核心的班级发展计划,坚持集体自习,开展“一帮一”结对子,设立新闻专业与法学专业双学委,定期组织交流会和读书会。这些举措和制度有效地激发了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逐渐养成了纯正的学习风气和扎实的学术素养。
大二、大三两年,新法9班的学习成绩有了整体大幅进步:新闻专业同学的平均学分绩位居年级第一,法学专业同学的平均学分绩也有明显进步,先后有4名同学分别包揽了新闻专业和法学专业的年级前两名。三年来,新法9班同学获奖学金比例由44%提高到50%再到61%,综合优秀奖学金获奖比例、人均获奖金额等指标均位居全院第一。全班有56%的同学选修了法学、数学、经济学等双学位与第二外语。在良好的学风熏陶下,新法9班兴起了一股专业钻研之风,新闻专业的9名同学先后在省级以上和军队媒体发表新闻作品100余篇,法学专业也有4名同学发表了论文,全班共有5人参与了国防大学三战研究中心的前沿课题,8人在学术专著或期刊上发表论文。
正是由于新闻、法学两个专业的同学互相促进,共同努力,新法9班创造了新法国防班历史上最好的集体学习成绩!
学习之余,新法9班倡导同学们以“1+1”的方式积极参与社会工作,即参与一项普通社工与一份国防生系统社工。截止目前,全班同学的社工参与率达到100%,七成以上同学参与了勤工助学,有的同学担任了院分团委副书记、《清新时报》副总编、勤工助学大队分队负责人、国防生大队部门负责人、国防生大队连长等职,一批同学被评为校级、院级优秀学生干部(标兵),获得社会工作优秀、志愿服务优秀等单项奖学金。
科学的制度铸就了良好的学风,良好的学风促进了积极的班风。集体成绩的提升,使新法9班的同学们普遍增强了自信心和自豪感,以更加积极的精神面貌投入到各项爱好和发展中。2012年12月,新法9班获评校“学风进步显著班”称号。
以基层定标准,磨练军政素质
作为面向“三战”需求的文科国防生,新法9班注重基础军政素质的培养,着力通过“野蛮体魄、锻造意志”,为同学们立足岗位走好军旅人生第一步打下坚实的基础。
早在新生军训时,新法9班就曾举着“尖刀排”的旗子走在拉练队伍的最前端,也曾组织全班同学向凤凰岭方向开展20公里负重越野。三年来,新法9班制定了大任务量的体能训练计划并获得了很好的实施。全班每周自觉进行4次体能训练,内容包括5000米长跑和“三个100”(100个俯卧撑、100个仰卧起坐、100个深蹲),极大提升了同学们的体能素质,锻造了阳刚之气。
目前,班级5000米长跑成绩平均达到22分55秒,俯卧撑、仰卧起坐、单杠等肢体科目均超过了《新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对于25周岁以下男军人的要求标准。2011年,新法9班包揽了新闻学院马杯田径比赛所有400米以上的项目,不仅为学院争取了优秀的比赛成绩,还有效带动了全院的体育氛围。
投身军队基层工作,不仅要有强健的体魄,更要有理性的认识和清晰的规划。新法9班主动利用名誉班主任的资源优势,多次组织赴基层部队的参观交流活动,与《解放军报》著名记者座谈交流,组织同学赴南京政治学院参加政工培训,配合学院和学校推荐同学到《解放军报》、中国军网、国防大学三战研究中心、北京军区某部宣传机关实习,并认真开展发展规划评估,帮助每位同学制定清晰的个人发展规划。
在刚刚过去的国防定向生推免工作中,新法9班同学的毕业去向有了更为合理的布局,开辟了一些以前从未有过的新领域,同学们对军队的认同感更为强烈。
以身份求认同,凝聚集体精神
在新法9班的集体关键词里,“公益”和“志愿”永远都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它们也是这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居多的班级饮水思源、回馈社会的良好方式,更是融洽班级感情、拉近彼此距离的独特纽带,在“All Or Nothing”成为这个班级文化与口号的同时,“新法9”这个名称也成为了每一位同学身上最显著的符号。
三年多来,全班同学无偿献血22人次,开展扶贫志愿、义务支教、校园导游、春运北京站义工等公益活动超过1800小时。去年,新法9党支部自发成立了爱心基金,鼓励同学们将零花钱和奖学金(总额的1%-2%)日积月累地积攒起来,捐助给社会上有需要的人。截止到目前,新法9爱心基金已经积累了4500元,已通过《中国青年报》向国内最后一位慰安妇证人完成了一笔捐款,还与安徽省利辛县迎客松希望小学建立了固定帮扶关系,设立了奖学金,并为孩子们募捐图书,与优秀同学结对子,弘扬志愿精神。
新法9班这个先进的集体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个人:胡泽同学参评全校本科生特等奖学金并获得了答辩第一名;王然同学是第一位获得法学专业学分绩年级第一的国防生;岳廷、冯旭同学获得“清华大学自强之星”荣誉称号;景岩、岳廷同学被评为清华大学优秀国防生;周勇兵同学被评为校级勤工助学先进个人;冯旭同学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标兵;廖泽略同学被评为清华大学无偿献血先进个人;岳廷被评为北京市三好学生……也正是因为个人的优秀汇集得越来越多,新法9的集体荣誉才越来越强。
在新法9的集体中,每位同学作为整体的一份子,都获得了他们作为个体所不会获得的激励、认可与荣誉,同学、兄弟、战友三重情感在每位同学心中扎根,集体的精神在每个个体身上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