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分钟后,伴着三架战机快速拉起升空,一场“二对一”自由空战在云天间激烈打响。
“敌跟踪!敌跟踪!敌跟踪!”刚进入待战空域,身为蓝军的牛申和鲍一鸣就率先发起进攻,将司凡驾驶的红军战机频频锁定, 司凡座舱里的告警声此起彼伏。
面对以一敌二的不利局面,擅长把算法演绎为战法的司凡并不慌张。 周旋中,他迅速展开反制,连续大载荷机动,频繁切换干扰手段,使“敌机”始终无法截获发射。
空中战斗激烈,地面观战同样过瘾。休息室内,准备第二批次飞行的“老飞们”站在空战态势显示屏前,时不时对空中几名“后起之秀”的表现来一番评点。
闪转腾挪,突破中距后的司凡抓住转瞬即逝的“攻击窗口”果断按下发射按钮,随后连续战斗机动到“敌机”尾后,再次锁定发射,一连串动作完成得干净利落,迅速扭转了原来的败势。
“清华班”飞行员驾机开展地靶实弹射击训练
空战归来,牛申和鲍一鸣似乎还沉浸在刚才的激战中,一路比划着向空勤休息室走去。
“空战对抗没有固定模式,只有胜利与失败,战法也不可能一成不变。”司凡说。空战中大载荷、高强度只是基本的体能要求,更重要的是空战中清醒的头脑、灵活的思维、应变的战法。
2011年9月,空军开始与清华大学联合培养飞行学员,司凡、牛申、鲍一鸣3人经过层层选拔,从千余名当年招收的飞行学员中脱颖而出,幸运地加入首批32名“清华班”学员阵列。经过5年刻苦学习、严格训练和层层考核,他们在2016年6月正式跨入空军战斗机飞行员行列。
“现代空战既是力的比拼,更是智的较量。”谈及这批“清华班”飞行员,副旅长彭礼忠赞不绝口,“他们思维非常活跃,不拘泥于形式和套路,善于在飞行中对战法不断验证探索,想方设法寻求突破。”
笔者了解到,经过了地靶实弹、夜间空战、低气象飞行等高难训练课目的“淬火”后,这批“清华班”飞行员已成功从一名改装新员转变为战斗员。随后,他们将转赴异地,执行更高难度课题训练。(魏金鑫 范以书 裴俊)
驾机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