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新十五年有你|戎戈:一个人的士兵突击

2002年,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成立。
大礼堂东边那栋百花簇拥、绿藤盘绕的宏盟楼,自此被冠名为“清新”。
十五年说长不长,却因无数人的两年、三年、四年甚至更多而被编织得无比饱满。
从这里走出的每一位“清新人”,有过相同的经历,也创造着不同的故事。
清新建院15周年,清新校友会推出系列校友访谈录,让我们一起聆听,每一位清新人平凡而不平常的故事。

 

戎戈,清华大学第一届文科国防班新法7班毕业生,现任陆军第38集团军某部政治指导员。入伍6年来,先后参加了“和平使命——2014”上海合作组织联合军演、纪念抗战胜利“9·3”大阅兵等重大军事任务,个人荣立三等功3次,被原北京军区表彰为优秀“四会”政治教员,所带连队党支部被表彰为全军“先进基层党支部”。



戎戈

作为一名从清华毕业后直接进入基层连队工作的国防生,戎戈始终脚踏实地,在艰苦环境中磨砺意志,在挫折失败中不断前行。与很多基层的战友一样,他也经历了许多不为人知的痛楚,但与别人又不同的是,在“士兵突击”的道路上,他在不断总结经验、探求真理,在思考着这支军队的未来。

 从“失败”走向“失败”


一个人的道路总是孤独的。自从我选择保留学籍前往野战部队,又选择了从未有清华国防生来过的38军某装甲师,我就知道,这样的路注定不会平坦,我是从一次次的“失败”中走过来的。

2011年7月18日,我第一次走进连队宿舍,看着有些破旧的营房,和有些生锈的床架书桌,说实话,我的心里凉了半截。当时,大部队去朱日和参加演习,只剩下副营长带着少部分留守人员在家。大家新奇地看着我这个“稀有物种”,有无数个问题想问我。

副营长说:“把你的箱子打开我看看。”我打开了箱子,他翻了几下,说:“你没带军装啊?”我说:“不是到部队就会发军装么?”大家都笑了。于是,我到部队的第一件事,就是跑到服务社,花 180块钱买了一套半真半假的迷彩服。

窘境还没有结束。晚上,我刚刚洗完澡,就听见楼内吹哨集合,要点名。点名?是做什么?我要参加么?犹豫再三之后,我穿着一身体能训练服,穿着我的大拖鞋,跑出去,站在队伍最后。大家的惊讶表情,不用说也能想象到。点名结束后,一个老班长叫住我,有点“无奈”地跟我说:“排长,咱以后点名要穿迷彩服,更不能穿拖鞋。这些基本的规矩咱还是遵守一下,好吧?”

我嘴上说着“好,好”,脸红到了脖子根。

两天过去,大家的新鲜劲儿也过了,面对我这个完全不接地气的“稀有物种”,他们放弃了。休息的时候,他们在打牌,我搬个马扎在一旁看书;拔草的时候,他们干得飞快,几个义务兵过来说:“排长你别干了,在旁边看着就行了”。我只能尴尬地站在一边。

好不容易,我盼来了希望。集团军组织新任职排长集训,结束前要组织演讲比赛,我被推荐参加。好不容易遇到拿手的科目,我精心准备,更是自作聪明地在演讲稿里面加入了清华的元素,期望着从评委那里多赚一点“好感分”。

比赛前一天预演,所有人都上台讲了一遍。结束之后,所有人都跟我说,你没问题,明天肯定是第一。我带着这样的盲目自信登上了讲台,却没想到,最后的结果让我大跌眼镜,表彰前 6名,我排第 7。回去的路上,我甚至听见旁边的战友说,“就这水平还清华毕业的呢,也不过如此嘛!”

我的军旅生活就是这样开始的。一次次的失败,虽然让我痛苦不堪,但教给我的,却是别人无法触知的成长和内心的坚定从容。


军队训练

 一张写满14个名字的“保证书”

2015年2月,上级任命我担任某装甲步兵连队的政治指导员。作为连队主官,肩负着带领全连官兵攻坚克难、不断进步的责任,我深感使命之重大。

训练场上,我和他们一起学习装备操作,趴在地上练习射击要领。跑武装5km时,我在前面大喊“谁今天跑不过我就给我回去做100个俯卧撑”,看着他们都超过我,我虽心有不甘,却异常欣喜。

上教育时,我带着他们学传统典籍,练书法字帖,看《百家讲坛》《开讲啦》等优秀电视节目,让他们在军营中不但学会当兵打仗的本领,也逐渐懂得做人的道理。

慢慢的,他们都喜欢和我这个“导儿”说心里话,遇有难事也喜欢向我求助。看着连队发展势头蒸蒸日上,我欢喜不已。

然而,最让我难忘的,还是那一张写满14个名字的“保证书”。

2015年4月开始,我带着连队参加纪念抗战胜利9·3大阅兵,担负阅兵训练基地的警戒执勤任务。一天,我接到了通知,要求所有上等兵在9月5号前退伍离队。我一想,到时受阅部队还没有撤离,偏偏连队的14名上等兵中还有不少是营门礼宾哨的骨干。

谁知,这14名上等兵不知道从哪儿得到的消息,集体商量之后,决定派一名战士作为代表来找我“谈判”。当时我迅速在脑子里组织话语,准备挽留他们:你们要善始善终,要为连队争光,要当好代表队,等等等等。

谁知,他刚一开口就让我自惭形秽:“指导员,我们商量好了,决定一起推迟退伍,哪天任务结束,哪天我们再走!”看着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的战士递上来一张签满14个名字的保证书,那一刻,我觉得我这个指导员当得很满足。

半个月后,团里专程为他们举办了向军旗告别仪式,团领导亲自为他们摘下军衔,一一送别。那天,我哭得不太好看,但我知道,这样的泪水,很甜。

军队政治工作者的探索与思考


在指导员的岗位上工作时间久了,便会在工作之余做一些思考。特别耳边经常会有一些战友同事发表一些“政治工作无用论”的观点,自己刚开始虽并不认同,但总难做出有力的回应。后来,我逐渐认识到,政治工作是把方向、抓大局的,必须紧紧抓住主责主业,围绕中心任务,才能发挥好作用。

对于我来说,除了在日常工作中事事表率在先,带着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育人”。连队战士入伍前普遍文化水平不高,也没有什么社会阅历,大部分人在2年服役期满后又即将返回社会,部队应该帮他们成长为一个完整的“人”。于是,我教给有兴趣的战士如何用好office办公软件、如何用PS做图,推荐给喜欢看书的官兵一些经典书籍,鼓励一些有天赋的战士参加各级各类比武,为的,就是让他们不断突破自我,不断提高。

除此之外,我还坚持把思考和实践结合,做一些创新性的探索。去年,我在某微信公众号上发表了《靴子为何难落地》一文,很多人看了之后,都通过各种途径联系到我,与我争论交锋。受岗位和视野所限,我提的一些建议并不是非常妥当,但能通过这种方式触发大家的思考交流,我觉得这也是一种贡献。

最近,单位面临“脖子以下”改革,很多人都面临进退走留的抉择。有人问我想不想离开,我答:只要部队一日需要我,我必将贡献自己的所有力量!

一个人的士兵突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