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伍老兵 荣光永驻——清华大学2021年欢迎老兵光荣退伍座谈会举行

 

116日下午,清华大学2021年欢迎老兵光荣退伍座谈会在李兆基科技大楼B148举行,校党委学生部部长、武装部部长、国防教育与人才培养办公室主任白本锋出席会议并讲话,武装部副部长、国防教育与人才培养办公室副主任邓宇主持会议。机械系党委副书记瞿体明、航院党委副书记黄伟希、材料学院党委副书记王秀梅等退伍老兵所在院系相关负责人、武装部相关教师,2020年退伍老兵代表及2021年退伍老兵参加会议。

 

会议现场

会议正式开始,20名退伍老兵身着军装、肩披绶带、胸戴红花,在国歌响起的那一刻,他们身姿挺拔,声音洪亮,虽然退伍返校了,但身上仍旧彰显着军人的风采。

邓宇对2021年退伍老兵进行点名,每念一个名字便会有一位老兵迅速起立、敬军礼,声音洪亮地答到!。随着一个个英姿勃发的退伍老兵依次起立、立正、敬礼,最后汇聚为一句铿锵有力的清华2021年退伍老兵,向学校报到”,老兵们用这样一个特殊的点名仪式,正式向学校报到,重返清华园。

 

退伍老兵向学校报到

“军人就是要闻令而动,向战而行”,

“女兵不比男兵差”,

“当一次兵不容易,不能给自己留遗憾”

......

退伍老兵代表缓缓道来他们的从军故事


闻令而动,向战而行

 

张哲通,2019年入伍,曾服役于陆军第83集团军某部,2021年退役返校,现为环境学院本科生。

两年的部队生活,他经历了将汗水蒸干的烈日,经历了将丛林迷彩染成荒漠的风沙,经历了穿着装具奔跑过的风雪。军营不仅增强了他的体魄,磨砺了他的意志,还让他学会了不惧任何挑战,团结互助,珍惜荣誉。

在去年十二月,他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生日礼物:一年一度的长途行军。拉练到了最后一天,脚掌磨出了血泡,双肩勒出了血痕,膝盖也因长时间负重而出现伤痛,当还有五公里就要到营区的时候,对讲机里传来开始急行军的命令,他和战友们无一人喊苦,更没有一个退缩,他们呼声震天,相互帮助,顺利地完成了最后的武装奔袭。他说这是属于他们的战斗,军人就是要闻令而动,向战而行。


陆战女兵,铿锵玫瑰

 

祁逸菲,2019年入伍,曾服役于海军陆战队某部,2021年退役返校,现为美术学院本科生。

不是清华的学生来当兵,而是想当兵的人考上了清华。对祁逸菲来说,当陆战队员是第一目标,考清华是她梦想路上的意外收获。她对训练没有任何抵触情绪,反而非常渴望晒得黑一点。游泳、战术、射击……训练档案上,她的名字后面总是写着“优秀”。因为有绘画特长,祁逸菲多次获得“出公差”的机会,设计制作军营黑板报。

她在部队学的是通信专业,所以在她的世界里,没有装甲车、飞机和大炮,只有复杂的电话号码表和安静的通信电台。虽然体能训练成绩在女兵里已是佼佼者,但祁逸菲并不满足,她的目标是男兵。为此她专门理了个“板寸”,想“混”入男兵训练的队伍,还斗胆向连长提出,想加入男兵“补差组”。就是靠着这一股不服输、不掉队的韧劲,在旅里年底组织的军事比武竞赛中她拿了3项第一。连长曾问她你的训练目标到底是什么?,她没有回答,但用行动告诉了她的答案。


淬火成钢,破茧成蝶

 

韩竞辉,2019年入伍,曾服役于火箭军63基地某部,2021年退伍返校,现为工程物理系本科生。

新兵下连,他曾经因为单杠不及格而否定自己,因为成绩拖连里后腿而深深自责。但有一些倔强,伤了痛了也要坚持到底;有一些“任性”,认准的目标就不给自己回头的余地。3公里不行,就全副武装冲山头;百米不行,就腿绑沙袋冲台阶;单杠不行,就找来背包绳,系在树上,反复拉抻锻炼臂力……,进入第二年他整体焕然一新,军事体育总评良好,军事训练总评优秀。

去年旅里组织“四会”政治教员比武,他主动请缨并作为唯一一个义务兵参加。很多战友不理解,你怎么这么有底气,什么任务都敢接?他心里想的是当一次兵不容易,不能给自己留遗憾。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他全身心投入到比武备战中,体能、理论每一个考核课目都认真准备,课件每一页都仔细打磨。白天要参加训练,加班加点成了常态,有的时候困了就在桌子上趴一会儿。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最后获得了旅“四会”政治教员第二名的好成绩。部队给予他很多优秀的品质,他坚信,只要有淬火成钢的毅力和韧性,可以做好任何事情。


甘于平凡,成就非凡 

朱峰,2019年入伍,曾服役于战略支援部队北部基地某部,2021年退伍返校,现为环境学院本科生。

当兵两年,他经历了许许多多的平常事,站岗、执勤、拔草、砌雪墙等等,正是这无数的小事磨砺了他的心性。让朱峰记忆最深的事情莫过于训练导致的骨折,然后无缘考核,当时他心情非常低落,同时班长和战友们的安慰,也让他意识到他要做点什么。他意识到虽然没办法参加训练,但可以整理内务,于是在别人训练的时候,他就在宿舍捏被子,叠大衣,把班里的内务变成了全连的榜样。

每天站岗、训练、打扫卫生三点一线,他没有抱怨,甚至在每一件事上都要争一争,看谁站岗站的好,看谁训练做的好,看谁卫生打扫得好,这样平淡的日子也充满了活力。一次参加战区演习,他被分到了指挥所的暗哨,需要在山坡上趴一天一夜,凭着这股“平凡”中的冲劲,他圆满完成了潜伏任务。因为工作的原因,他可以接触到很多前沿局势的信息,也让他明白“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因有人默默替你负重前行”,他也决心做一个为别人负重前行的人。


公勤战位,最强辅助

张武华,2019年入伍,曾服役于桂林联勤保障中心,2021年退伍返校,现为机械工程系本科生。

张武华是2019年入伍的同学中唯一一个去联勤保障部队的,平凡、普通,与想象中很不一样,兵味少了些,更像是上班工作,是不一样的经历与体验,是他对自己两年入伍岁月的总结。但走一步有走一步的风景,他在待人接物、处理突发事件等方面的锻炼却比其他同学要多一些。

公勤人员也有自己的战位,他们是机关干部的“最强辅助”。他从不搞特殊。新兵营阶段他拔过一次牙,两天时间连续渗血,其中一天营队拉紧急集合,班长知道他的情况,让他待在屋里不用出去,但他轻伤不愿下火线,坚持完成这次紧急集合。下连后,他在单位政治工作部帮助工作,长期的机关工作养成了他严谨认真心细如发的好习惯,这种优秀品质将让他终身受益。


忠诚卫士,守护安宁

王启帆,2019年入伍,曾服役于武警湖北总队某部,2021年退伍返校,现为工业工程系本科生。

他服役的岗位任务就是训练和站岗。因为任务特殊,哨兵得到的关注非常少。在各大军事报刊、杂志,几乎都找不到他们的身影。一年到头,他们都在小小的哨楼里度过。而就是这样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岗位,有人一待就是十几年。

他们有句口号,“哨位就是阵地,执勤就是战斗”。在哨楼上,一方面要及时处置哨位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防止事故;另一方面,要跟自己的困意持续战斗。因为哨位比较多,任务比较重,一天下来要站好几个钟头,要是遇上晚上起雾,需要巡逻,那几乎就睡不成了。有几次,他都困得差点摔倒。所以很重要的技能就是想办法“治困”,聊天、抽自己两巴掌、拧大腿、大声嚎叫,都是前奏。这些都不管用了,只有最后一招,抹风油精,先抹太阳穴、人中,抹油没用就喝,后来,喝风油精也没用,就往眼睛里边儿抹。正是一茬茬官兵、一个个日夜的坚守,换来了驻地几十年来的绝对稳定。能够作为他们中的一员,王启帆觉得非常光荣。

 

刘湘、时佳森现场分享

6位代表发言结束,现场参会人员仍沉浸在其中,对他们的军旅故事充满了感慨和敬佩。对于今年退伍的25位老兵而言,此次退伍是一段结束,也是一段开始。面对将来的校园生活,2020年退伍老兵代表刘湘、时佳森为大家传经送宝,传授经验。当兵不能给清华丢脸,回到清华也不能给军人丢脸要把军人的作风和品质保持下去,按照军人标准完成各项任务,从原来事事过得去变成事事过得硬”......一句句老班长式的叮嘱,让今年退伍的老兵们对未来充满信心。

 

黄伟希、王秀梅、瞿体明发言

院系参会代表介绍了各院系征兵工作中的经验做法,并寄语各位退伍老兵。黄伟希勉励大家要发挥战斗精神、不怕困难,迎接新的胜利;王秀梅希望大家发扬不怕吃苦、勇于挑战的精神,攻克学业的高地;瞿体明表示大家都是非常不平凡的人,要善于利用学校和院系的各种资源,做出更多不平凡的贡献。水利系学生组组长向致谦、法学院学生组组长李勇德介绍了院系可以为退伍老兵提供的资源,希望大家遇到困难能够积极寻求帮助。


 

白本锋为退伍老兵赠送纪念品

白本锋代表学校为退伍老兵赠送了纪念品,清华大学文具套装和《清华园里的退伍老兵(第二辑)》。


 

白本锋讲话

白本锋代表学校对老兵光荣退伍返校表示欢迎。在听了老兵一个个鲜活感人的故事后,他指出,参军入伍就是一个淬炼、锤炼自己的过程,很高兴看到大家的成长与蜕变,这个经历也必将成为大家一生的宝贵财富。他希望老兵们,能够将部队过硬的作风、过硬的品格一如既往地保持下去,完成好学业;能够充分发挥榜样作用,成为同学中的一类示范;能够将自己的经历和收获用文字记录下来,为学校的因材施教提供更多的优秀案例。他表示,武装部将为大家提供学业、素质拓展和职业发展等方面全方位的帮助支持。

最后,会场内响起《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全场肃立,大家用行动表达了对军人这一职业的崇高敬意。


老兵们退伍了

但军人烙印已深入骨髓

他们是清华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

他们是赓续红色血脉、砥砺奋进力量的接班人

“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是他们的庄严承诺


合影留念